人间佛教和禅修

文:周浩颖

人间佛教——利生助人的愿行

人间佛教强调忘己为人的悲愿,不过,一些佛教徒误以为人间佛教没
有实修的内容。实际上,人间佛教的修持涵盖了三大心要,即:一、信:正信、菩提愿、精进,庄严净土;二、智:智慧、禅定、方便,清净身心;三、悲:慈悲喜舍、布施、持戒、忍辱,成熟有情。

在台湾精进佛三法会上,佛子们静坐修禅定。


由印顺导师勾画的三大心要展现了佛教徒自利利他的修持次第,让佛法融入自己,也融入家庭、社会、国家,实现建立人间净土愿景。修持次第首先以皈信三宝、发菩提心、修十善业为人菩萨行的基础,其次以缘起性空的正见修持止观,以净化身心,待因缘成熟,以无所得心广修利他行。


住空三昧而不尽漏的止观禅修


从三大心要来看,以六度为架构的止观禅修,是人间佛教的内涵之
一。印顺导师提醒后学:当以弥勒菩萨的“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为初学者的修行模范。然而,这不是导师别创一格的说法,而是来自初期大乘之教证与菩萨精神之理证。如《小品般若经》云:“若菩萨具足观空,本已生心,但观空而不证空:我当学空,今是学时,非是证时。不深摄心,系于缘中。……菩萨缘一切众生,系心慈三昧。……住空三昧而不尽漏。”这就是“不修深禅定,不断尽烦恼”的菩萨精神。


涵盖菩萨精神的禅法


人间佛教的禅法,涵盖了无穷悲愿的菩萨精神,即印顺导师体悟龙树
论后所说的:“忘己为人”、“尽其在我”与“任重致远”。一、忘己为人——修无缘慈,不入深定。二、尽其在我——如实观照诸法空相,不修唯心幻化的假想观。三、任重致远——发长远心,不求急证。

导师认为,菩萨行者的典范是:虽修定离欲,但没有急切求脫的自利思想,也不沉溺禅悅之乐,而是重于烦恼的调伏与心性的锻炼,
走入人间,从事“普缘有情而与乐拔苦”的大慈悲行,体现“我生有尽,弘愿无穷,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宏愿。换句话说,悲智相应的菩萨禅法,应该是在一切处都可以实践的;静中即能
得安止,动中也能深入各种利生事业的个中三昧。

人间佛教的自知自觉自证

人间佛教禅法具备深厚的菩萨精神;先依《阿含经》而修,如实知诸法实相(苦、空无、我);后依《中观般若》而修,观缘起空寂性。强调以今生今世在人间活在当下的修持,融入法性、净化烦恼、利济众生,不急于求证悟、了生死,只是要在菩提大道上循序渐进,以觉醒的心,行人间正道、作人间正事。止观双运
修止(奢摩他samatha)可以得定,修观(毗钵舍那vipassana)可以成慧。止是住心于一处,观是事理的观察,在修持上,方法是不相同的。但不是互不相关,而是相互助成的,《杂阿含经》指出,“
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


慈心与净戒


根据导师的看法,修习禅定,不可不先有两项准备,否则可能会弊多
于利。(一)依于利乐众生的慈心来修定。有慈心,心地就柔和,容易修习成就。成就了,也不会利用定力通力来扰乱众生,如聚众作乱等;(二)必须受持净戒(十善等),身口有善良的德行。如行业不端,修定就会招魔着邪。成就定力,也是邪定,结果是成为魔王眷属,自害害人。这包含了四项修法:“守护根门”、“饮食知量”、“觉寤瑜伽”及“正知而住”。


调身、调息、调心


1、调身:身体平稳正直,舒适安和,不得随便动摇,也不让身体
有紧张压迫的感觉。闭目,闭口,舌抵上颚,也不可用力;2、调息:呼吸渐细渐长,不可有声,也不可动形,似有似无,渐习而成;3、调心:通过二甘露门、六随念或五停心的修持,离五欲五盖。导师指出,经论说“由定发慧”,“佛说诸定法,次第而修习”,“能发真慧者,佛说有七依”。“佛说只有七依定,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七定。但最初的未到定,也是可以发慧的;这是初禅的近分定,所以就摄在初禅中。”


修观正方便以得现观


参与精进一日修,能体悟到出家人的清净。

“现观”是内心深入对象的一种直接、清明的觉知和体验。慧的所观境,即是一切法,对一切法的空无我性,能够通达,进而究竟悟入。印顺导师指出,《阿含经》禅观最重要的一点,直接依自我身心作观,因为觉证无我的智慧,要与无明、我执同一所缘。有情既困著于身心事相而有常见、断见等错执,是故观慧必然相应地着重在有情的现实身心,此即胜义空观。大乘不共慧的观境,则是遍于一切无尽法界。从自我身心的观察,推广到尽虚空的有情、器世间。龙树菩萨的《中观》〈缘起性空中道〉,根源于《阿含经》;孕育于部派的《阿毗昙论》、大乘空相应经发展出雄浑博大的深观——法空观。菩萨行者广观一切;以无量的观察方便,通达一切法无自性空的胜义观。人间佛教鼓励佛教徒依法修学,决不等到未来、他方。如今生都不能体悟、解脱,把希望寄托在未来、他方,这就太渺茫了。所以佛法的中道行,重视“自知自觉自作证”。菩萨依声闻禅法,而与菩提心相应,展现了虽入禅而不为禅力所拘的方便力,即不废基础而更深化的菩萨的禅那波罗蜜。印顺导师认为:大乘佛法的本义并不拒绝声闻,而有诱导使其来学大乘的寓意。故《成佛之道》的大乘教法施设,有涵摄人天、声闻的宽广格局。现代人的禅修那一种禅修方法最适合人间佛教的修持者和生活忙碌的现代人呢?印顺导师认为,依《阿含经》的“四念处”和《大乘中观》的缘起性空观照法门是比较适合的。两者都从觉知当下的身心状态为入手处。


四念处即对身、受、心、法的如实知。修习者可以由浅入深;动
静皆宜,觉知当下的身心。日常生活、行住坐卧都可以修持。静的方面,可以选择特定的地点、时段来修止观;观察五蕴身心的无常变
化,进一步根据中观观察缘起性空、能观的心和所观的境的因缘和合;本性空寂。动的方面,可以在作任何事时,了了分明觉知当下,从六根六尘六识的变化中,自然地体悟当下即是缘起如幻的空性。在自然安住的心境中,对诸法真实相的观照下,智慧、慈悲喜舍将渐次增长,自然而然地因见众生苦而发菩提心,入于菩萨行。

胜解作意与真实作意

“胜解作意”,即念佛、观佛;取相修定的假想观。导师的态度是倾向于戒慎的。导师认为,依胜解作意而引发禅定,达到“一切佛即一佛,一佛即一切佛”,“从自身出佛,佛入自身”的境界,此时心念如果不转而观察法的自相或共相,而是趋入于“一境性”中,则将进入于安止的禅定境界。

 

皈依后,正式成为一名佛弟子,参与共修法
会是在体悟佛陀精神,是一种修行。


印顺导师秉持佛法重视智
慧、正观缘起的一贯立场,认为无论胜解作意所成就的境界是如何的殊胜与逼真,仍然是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颠倒作意”。因为以想舍想,以想观想,不能脱离忆想的束缚,“为想所缚”而不得解脱。“真实作意”是对于诸法实相的如实观照,亦即顺向胜义的观察。《瑜伽师地论》说:“真实作意者,谓以自相、共相及真如相如理思维,惟诸法作意。”导师引《瑜伽师地论》与《大毗婆沙论》而作解说:“有自相作意,如念出入息;共相作意,如观‘诸行无常’等。真如作意,如观‘一切法空’,‘不生不灭’等。

依《解深密经》,修观行者如其所闻(闻慧),如其所觉(思慧),如其所见(修慧)后,则应以真如作意遣除诸相,不必更求胜义。为什么?因为胜义谛相甚深微细,极难通达,此境界由行相之无自性所显现,超越一相、异相、亦一亦异相、非一非异相。当能超越诸法的一、异等相时,胜义谛相现而成正等觉,即佛果之智。可见真如作意入于一切无所得中,是依空相应缘起而为大乘特有的甚深般若,无碍智慧。因此,印顺导师对真实作意中之真如作意,给予最高的评价:“胜解作意对修持有助益的,但不能得解脱。……要达到解脱、成佛,还是离不了真实——真如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