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悟人间佛教悟出人生真谛

文:蔡光南(法阳)

学佛不一定要隐居深山、与世隔绝才能到达
彼岸;其实,在生活中最能体会到佛法,特
别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修行,到处都可以体会
佛法。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曾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寻菩提,犹如觅兔角。”这里所说的世间,是指人世间。在人世间,我们才有机会觉悟,离开了人世间,我们不是承受恶道之苦,就是享受天堂之乐,无暇寻觅菩提。至于“离世寻菩提,犹如觅兔角”,应该是规劝我们,不要逃避现实,不要以为深山静修或离群独居就能觉悟。

生在人间,才会感受到苦和乐。这不像三恶道,只有受苦没有快乐;也不像天堂,只有享乐没有痛苦。人在知苦受乐的经历中,才会体悟出人生真谛。有人以为,世间是苦多乐少的。这应该有两种解说; 一种是未学佛之前,因福报少,人生经历总是苦多乐少,甚至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要看穿苦的本质

另一种解说是学佛之后,深刻体悟到苦是真实是苦,这不仅仅体悟到世间的痛苦,更进一步看穿苦的本质,明确地了解到快乐的无常就是苦。所以佛法说世间有三种苦:苦苦、坏苦、行苦。苦苦即是佛曾开示的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坏苦是快乐在无常变化后带来的痛苦,如说极度快乐的背后是无数痛苦的眼泪,因这是乐极生悲,所以称为坏苦。行苦来自无常变动,如四季更替、寒暑易节、沧海桑田等,无常就是苦,叫做行苦。人是上升和下沉的枢纽,行善的往生善处;作恶的堕落恶道。因此,我们应该特别珍惜人身,不让它被烦恼所困,以免造作种种恶业。基本的修法是珍惜人身,不让烦恼困扰,先培养圣胎,然后趣入悟境,因此可从浅显的层面学习神秀大师的禅意:“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到佛堂参加共修,也是一种修行。

从基本生活的首要条件来说,那就不得不具备生活资具;所以,佛首先赞叹布施的功德为“依施得资具,依资具得乐”。以上求下化的菩提行而言,一切利他的德行都是布施的内容。“上求”是为成就智慧,“下化”不外成就福德。佛被称为两足尊,正是因为佛圆满具足智慧和福德,那么,布施是属于世间功德呢?还是超世间功德呢?这就得看施者的心了。施者若是抱着增上生的心意,希望得到世间的大富大贵、长命百岁、健康安乐、聪明利根、相貌端正等,施者来生就会得到这些世间果报。以唯识家“种生现”的说法,一切唯心造,“想什么得什么”。施者若抱着出离心修布施福业,就得出世功德;若是以无上菩提心修布施福业,必将成就佛果的无上福德。

我们学佛,是要求得增上生、出离三界,或是要求证得无上菩提呢?对于最初学佛的人来说,应该明确地知道修行的次第“先求增上生,后起决定胜”。决定胜是指中品人出离三界证得的涅槃解脱乐,以及上品人与众生共成佛道的悲智究竟乐;而学佛的究竟目标,应该是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可是,在漫漫菩提行的道上,我们要何时才能走完成佛之道?这当然不容易,而且非常稀有。试想,每一个大劫的漫长时间,以娑婆世界来说,只有一千尊佛出现于世。

学习佛陀的圆满三德

我在翻阅《大般若波罗蜜经》时,看到菩萨遇到魔事时,应以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应对,这是出于六百卷的《大般若波罗蜜经》卷四十三〈初分譬喻〉八十第十之二,经中教导应对魔难,而能以不恐、不怖、不惊、不畏的淡定心态驱散之。但基本上,《大般若波罗蜜经》对修学人间菩提行给予的指示,不外是“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上首,无所得为方便”。这三个重点,如印顺导师在《成佛之道》中的〈大乘不共法〉的偈颂所说:“菩萨之所乘,菩提心相应,慈悲为上首,空慧是方便。依此三要门,善修一切行;一切行皆入,成佛之一乘。”其实,这三个重点,或说为三要门,就是佛的三种因行,从三心而成三德。《成佛之道》中的〈归敬三宝〉的偈颂中指出:“智圆悲无极,断障无余习,三德等究竟,方便示差别”。所以学佛就是学习佛的圆满三德,佛的三德是智德(智圆)、恩德(悲无极)、断德(断障无余习)。

通过诵经,加强对人间佛教理解,增强自己
的宗教情操,让佛陀的精神体现在现实生活
里,丰富生活的内涵。

在大乘佛法的开展中,佛被喻成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这是以佛的究竟果德说;在小乘佛教中,佛的法身当然圆满,但佛的生身类似凡身,这是以现实人间的佛而言。缘起缘的特性是相依相待的,佛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乃是人类为无明所蔽而衍生的无限意欲的绝对化。此乃所谓佛的恩德圆满。佛的三无不是经过三大阿僧衹劫的修行而有,因此而成为佛,此乃所谓佛的断德圆满。佛的三无不的绝对性,在相对性中完成,此乃所谓佛的智德圆满。《大般若波罗蜜经》也一再强调:“一切诸法皆以无性而为自性”。所以,在世间修人间菩提道,首先要明确地了知一切诸法皆以无性而为自性,其次,深信实修三德证得究竟圆满时就能成佛,那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体现。

修习人间佛教的态度

俗话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我们应该抱着只问耕耘的态度来信佛学佛,不需查看收获,让将来的结果自然圆成。印顺导师更是以《道在平常日用中》一文来勉励大家。导师强调,对佛法的信心与实行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修习人间佛教的正确态度,就是以净信为性,对三宝敬信不移,对因果法则坚信不惑,对漫漫菩提行也就能坚定不退了。若能以净信为性,就是过了三大阿僧衹劫,也不觉得时间漫长,反而觉得菩提苗不断茁壮成长,有菩提果自然圆成的法喜。佛在忉利天为母开示《地藏菩萨本愿经》时,把时间的长久做了一个很具体的比喻。《地藏菩萨本愿经•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如是说:“佛告文殊师利,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丛林、稻麻竹苇、山石微尘,一物一数作一恒河;一恒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内,一尘一劫,一劫之内所积尘数,尽充为劫。地藏菩萨证十地果位以来,千倍多于上喻。”成佛需要三大劫,也就是常说的三大阿僧衹劫。劫是什么意思?劫有小、中、大;二十小劫为一中劫,四中劫为一大劫,而无数大劫是一阿僧衹。如《地藏经》所说的,地藏菩萨证十地果位以来,千倍多于上喻,岂是区区二百四十小劫可比的。我们应该修学地藏菩萨的悲愿,有一众生未度者,终不于此入泥洹。

“漫漫”一词似乎是华文词汇里唯一可以确切表达时间长久的叠音词。尽管如此,我们不妨把这个长长久久的菩提行,视为长长久久的快乐行。信佛、学佛若是能给自己带来长长久久的快乐,并看到和自己在一起的人也长长久久的快乐,就是菩提不退的见证了,所以不必为漫漫菩提行而感叹,我何时才能成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