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的次第─ 闻思修

文:苏国龙(智设)

听闻佛法若能在儿童时开始,在幼小的心灵
中种下佛法的种子,那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佛法流传了两千五百多年,受到不同时代与民族文化的影响,变得五花八门,而佛法浩瀚如海,让希望在佛教找寻真理的现代人不得其门而入。有幸近代一些热心的佛教学者及宗教师,穷尽一生的时间与精力将佛教的历史及思想发展整理出来,印顺导师就是其中一位。比起其他佛教学者,身为一位有使命的宗教家,导师了解佛教发展史的来龙去脉后,有感于佛法被误解,更注重正本清源,以复兴佛教而畅佛之本怀。印顺导师在《以佛法研究佛法》1中清楚地说明,把佛法总结成以下的三大纲要,即信愿、慈悲、智慧。导师在《学佛三要》中的〈慧学概说〉篇中提到“佛教之所以成为佛教,即因具有超越一般宗教的禅境,而着重于智慧的体验生活。我们修学佛法,若不能把握这一核心,或偏重信仰,或偏重悲愿,或专重禅定,便将失去佛教的特质。因此,如何修智慧是佛教徒领略佛陀教诲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下我们看看修慧的必经阶段——闻思修。

“闻思修”是解行佛法必经的三个阶段,再加上“亲近善士”,在声闻法称作“四预流支”是证入圣者之流的先决要素。这个方法在原始佛教的经典《杂阿含经》就已被提出,然而如何帮助现代人了解已变得“五花八门”的佛教,如何重新理解与有系统的进行闻思修,意义显得更为重大。

闻所成慧

闻法的第一步,就是能够接触契合佛法的正确资料,而亲近善知识,得到他的指导就是跨出了第一步。善知识的教导必须契合三法印,不违背因果法则。佛陀成道后应机说法的内容不离三法印,只是根据对象根机习性的不同,或说诸行无常,或说诸法无我,或说涅槃寂静。后来的大乘学者,以更宽广的思维角度发现佛陀之心所流出的智慧根源,无非是“性空缘起”的一实相印。总的来说,契合三法印、一实相印的,就是了义教。初学者最好是能先清楚佛法的流传与演变,不同法门如何在其他条件的影响下产生,慢慢再观察事项的变化中,领会三法印、一实相印不变的原理。

接下来看闻法态度。导师在《成佛之道》以反面教材,提到听法应离开的三种过失“一、不注意,不专心;二、虽然专心听,可是心有成见,有怀疑,有邪执;三、心中虽然没有成见、疑惑,可是内心散乱,事务匆忙,不久还是忘得一干二净。”以上所提的过失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如何去发现本身(或同学)的这些问题,才能对症下药。第一类过失:闻法者还没有深切地了解佛法改善人生的重要性,推动的关键是能先让他明白佛法的好处及认识到人生无常的逼迫性;第二类过失:人通常是已先入为主的接受一种法门,或对自己领悟力的过度自信,应对的方法是劝他先放下身段,以客观的角度来认识其他法门;第三类则是鼓励他在听的过程中记录重点,以方便下课后安排时间重点温习。如曾听同学说,一般法师的开示听来听去都没有新意,从此不再听法师的开示另有同学不但仔细作记录,聆听法师的所举的例子作为重点,并在参加护法工作依教奉行,进步程度有目共睹,是闻法态度的好榜样。对自己的理解能力比较没有信心的同学,是更应该以勤补拙的。

有宗教使命的善知识,除了具备说法能力外,还会设法为学生留意课题的重点,以协助求学者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厚宗上人花了大量的时间为教材作科判,以电脑授课就是一个例子。

思所成慧

为重建会所,所有信众都在尽一份力,这也
是一种修行。

思慧的要点在多闻后“如理思维”,进一步做到“依了义抉择义理”。思慧要求在多闻之后,以契合三法印的原则去分辨义理,厘清正确的观念。导师在《慧学概说》里提到:“大体说来,小乘不了义,大乘是了义;而大乘教里,大部分为适应机宜,也还有不了义的。”他老人家在著作《妙云集》除了详细记载佛法的演变及他判摄大乘佛法的心得之外,也处处以了义的立场,详述产生在不同时代的观点,厘清由应机而说的方便法门可能会造成混淆的观念,这类著作有空宗的《中观论颂》;唯识的《摄大乘论》;如来藏的《大乘起信论》等。“论”虽是历代佛教大师经过“如理思维,抉择义理”后所得出的心得,导师却能从更超然的角度,为大家分析佛法精要,为帮助我们进行思慧过程减少了不少冤枉路。思所成慧的另一内容是将所学付诸行动,通过实践来体验真理,否则就像吃了很多营养食物却没有被消化吸收一样。如法的行为必须符合“生灭相续,自他增上”的因果条件,在进行中连带耕耘六度功德。在理解“生灭相续”方面,渐渐清楚每一样事情的成办是需要众多因缘的成就,也因此珍惜每个当下,耕耘细节。通过理解众缘和合,也能连带明白自他增上的重要性,慈悲心也跟随智慧一起增长。

修所成慧
思慧通过抉择义理与付诸行动体验佛法,但是还没有与定心相应。没有得定慧的心毕竟是脆弱的,就算努力提醒自己实践所学,也在过程中得到法喜,但在遇到的严峻情况下(因人而异),或情绪出现低潮时,往往会让人暂时退缩,感叹自身的无能为力而产生烦恼。

人的心思流荡散乱,如猿马之难以控制,欲深化思慧所得到的法益,其关键是对心的锻练。导师在〈慧学概说〉里指出:“四依里的‘依智不依识’,是修慧的指导标准。识是有漏有取的,以我我所为本的妄想分别,若依此而进修,不但不得证悟解脱,而且障碍了证悟解脱之路。智则相反地,具有戡破我执,遣除邪见的功能,无自性无分别的慧观,能够降伏自心烦恼,引发现证智慧。”根据我们的理解,修慧要置心一处,必须先认“识”的虚妄及其产生的干扰,进而从静止中起观照,观察、抉择诸法空寂无分别,使心得到安住,如是定慧双修,即是修观的成就。

智慧的体验生活

导师在《成佛之道》中提到人类有“三事胜诸天”,这三事是指人类特有的“梵行、忆念、勤勇”三种殊胜能力,为六道中的其他众生所缺乏,却是修行得解脱的必备条件。通过《杂阿含经》卷十五(406经)的〈盲龟浮木〉,及(442经)里的〈离八难〉我们也认识到人身的珍贵难得,及得遇佛法的稀有机遇。生得人身又得遇正法的我们,是应该在产生危机感的同时,把握生得的这三种能力,跟随导师所教导的闻思修三个阶段,按部就班的进修,期望早日做到以出世又入世的全新心态(智慧)来重新体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