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见道
文:周淑娇(如素)
“晨钟暮鼓 警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 唤回苦海迷路人。”
2001年由于双亲往生的因缘引我踏入佛门,从此摆脱物欲,皈依三宝,开始心灵的探索与升华。在慧严佛学会十余年,我对佛法从无知到有知,再到融佛法于一言一行,生活因此而变得丰富多彩。佛教是鼓励人积极向上的宗教。悉达多王子见到世间的生、老、病、死,悲愍世人疾苦,毅然放弃繁华奢侈的宫廷生活,出家修行,誓为人间找出一条解脱之道,最终在菩提树下得到证悟。佛陀以他的亲身体验告诉我们,要彻底摆脱痛苦的枷锁,唯有修行才能提升境界,消除苦难。印顺导师倡导的“人间佛教”,就是为我们指引一条康庄大道,踏上成佛旅程。人身难得,我们具备了其他众生所缺乏的忆念、勤勇,以及梵行三种殊胜资粮,问题是在于我们如何的发挥这殊胜的能力,将佛法落实在生活中。
经云:“信为欲依,欲为勤依”。所谓“信”是信三宝,要有正信,净信,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我们学佛,首先要树立信心,在信心推动下发愿了解佛法,引发智慧,依智慧与慈悲心利他自利。但是“信”又不可迷信。一些人往往执于一家之言,无视佛法大海;还有人迷信某位法师,以为法师加持就能立地成佛,甚至有些所谓的大护法,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法师周围筑起一道无形的高墙,颇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气势;这些做法对佛教发展非常不利。学习佛法、应用佛法,首先应拥有一颗开放心,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想当初世尊也是以其开放的胸襟广度声闻弟子,才有迦叶尊者3等回小向大,令佛教广为流传。我们应该秉承佛陀精神,求同存异,让佛法广传世间。
佛教重视“苦”,但不是要信众以悲观消极的态度面对生活,而是要信众发菩提心,利济他人,净化世间。菩萨发菩提心,慈悲为上首,空慧是方便。慈是给人以乐,悲是拔众生苦;以无分别的舍心平等对待一切有情。在修行时应该是平等教化,对弱者以怜悯心去关爱他,对有过失者要用包容心教育他,使之趋向善道。因此,慈悲心的长养是重在如何扩充、净化,不可被狭隘的我情、我见所扭曲。只有这样,才能像佛陀一样广度有情,成就无量功德。太虚大师说:“人成即佛成”。修行是以人为本,即使世间法的利他行为也应该是以人为主的。目前,许多佛教道场所提倡的在“卫塞节法会”放生活动,正信的佛弟子必须要有正确抉择;依佛法教义“放生”是为了“护生”,而护生是慈悲的表现,并非简单的到市场买龟鱼、鸟兽到深海或树林放生,再请法师念经祈福,以为这样一来就可以消灾种福田,其实搞不好间接造恶业而还浑然不知,糊里糊涂地跟风放生,确实是佛弟子的悲哀,令人痛心!印顺导师说:“悲智融合”最为究竟,佛弟子应该以智慧判断,不要盲目跟从。
智慧是佛教有别于其他宗教的特质,智慧贯通前五度的修习,印顺导师将之比喻为”足目两相成”;智慧好比眼睛,五度则是双脚,两者必须相依相辅。修行若没有智慧的引导,就如同瞎子摸象。经上说:“有信无智,增长愚痴”。只有坚固的信心而无智慧的助长,是经历不起考验的,也容易受人摆布误入歧途。因此一个实在修行的佛弟子必须亲近善知识,要闻、思、修并重。所以佛经说:“有智无信,增长邪见”。印顺导师说圆满的佛教是:“信智合一”,知因果,转凡为圣,以智化情,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将人间秽土净化成人间净土。人生无常。岂不闻“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身处繁华都会的我们,应当忆念无常,慎勿放逸。趁此慧严佛学会30周年之际,谨以此文以资庆祝,并且希望正法常存,佛音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