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存档6 月 2018

人间佛教与现代青年面面观

人间佛教与现代青年面面观 文:郭虚怀 年轻人有过剩的精力,若不能得正常合理的发泄,很容易误入歧途。作为一个教育佛法的组织,开办一些让年轻人能参与的项目是非常难得的,所以慧严佛学会组成了合唱团,正是时下青年最好的去处。 佛教从来就没有要求我们完全脱离现实生活。相反的,佛教一直都在强调与我们日常生活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尤其是“人间佛教”更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实,人间佛教除了与我们的生活有关联外,甚至是与人的思维、精神生活,包括了对事物的判断,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社会,我们不单是需要人间佛教的智慧,更急需要人间佛教的慈悲来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因为,只有人间佛教的智慧方可提升人的理智;而人间佛教的慈悲更可以美化个人的情感,使得我们在理智与情感上获得正常与平衡的发展。 我们是人,就免不了有感情与理智之分。其实,在我们的心中总是处在时高时低、相互抵消,此起彼落的情况下,更让人不可忍受的是两者之间时冷时热,甚至是冷热无常,简直是水火不相容。每当感情胜于理智时,出现热情无比,甚至不讲道理,只顾个人的感情;然而,一旦理智胜于感情时,可能会出现冷酷无情、刻薄寡恩,只讲法理,不讲人情。 [...]

2024-09-24T09:18:32+08:0012 6 月, 2018|Chinese|人间佛教与现代青年面面观已关闭评论

通过茶文化 品出禅意

通过茶文化品出禅意 文:周浩颖 传说从神农时代开始,“茶”已在原始母系氏族社会中发展开来,距今应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了,是先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饮料。因而,说茶的故乡在中国,那是一点都不过分的事。中国的茶文化可追溯到汉代,汉代文人提倡饮茶之道为茶进入文化领域开了个头。有正式文献记载的是汉人王褒所写《僮约》。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士,如在中国文学史上,提起汉赋,首推司马相如与杨雄,他们两位都是早期著名饮茶者。司马相如曾作《凡将篇》、杨雄作《方言》,一个从药用,一个从文学角度都谈到茶。到了唐朝,“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商品,在丝绸之路的商品中,就包含“茶”。而当时中国社会中,也只有茶这类的商品可以与酒抗衡。唐朝茶艺专家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而其所著作的《茶经》,更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茶经》非仅述说茶,而是把诸家精华及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思想渗透其中,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 唐代的佛教发展十分快速,尤其是禅宗更为兴盛,茶与佛门之间的关系也就更加密切了。禅宗重视“坐禅修行”,要求排除所有的杂念,专注于一境,以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的状态。所以要求参禅的僧人要“跏趺而坐”、“过午不食”。而茶则有提神养心之作用,又可使饥饿感减轻,所以就选茶作为饮料。如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说:“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效仿,遂成风俗。”佛教的典故中说,达摩祖师在南北朝时来中国传法,所传的是释尊拈花示众,迦叶微笑,遂有以心传心之教外别传。传说达摩少林面壁,揭眼皮堕地而成茶树,其事怪诞,但其所寓禅茶不离生活之旨,则有甚深意义。嗣后,马祖道一创建丛林,百丈怀海订立清规,禅僧以茶当饭,资养清修,以茶飨客,广结善缘,渐修顿悟,明心见性,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禅宗,演至唐代则禅文化兴起。 一茶一禅两种法教 与同修们在闲时到学会的茶馆交换学佛心得和谈天,这也是人生的一乐。 [...]

2024-09-24T09:19:20+08:0012 6 月, 2018|Chinese|通过茶文化 品出禅意已关闭评论

古老佛乐 再现弘扬佛法魅力

古老佛乐 - 再现弘扬佛法魅力 文:赵真道 音乐是现代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尤其是时下的年轻人,音乐在他们的生活中早己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现代人无时无刻都与音乐挂上钩,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慧严佛学会合唱团成立后,在法会上都会上台演唱佛曲,庄严道场。 [...]

2024-09-24T09:15:42+08:0012 6 月, 2018|Chinese|古老佛乐 再现弘扬佛法魅力已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